近日,湖南工商大学法学院“红法润青苗”实践团怀着传承红色基因、助力乡村法治建设的初心,走进宁乡市老粮仓镇,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专业学识服务村民需求,用青春行动诠释法治担当,为乡村振兴注入法治活力。
活动中,宣讲团成员们带着精心准备的红色法治宣传手册,深入老粮仓镇的街头巷尾与村民家中。他们围绕当地红色法治故事展开讲解,从何叔衡先生在苏维埃政府时期的反腐萌芽讲到新中国的法治实践,用谢觉哉等老一辈革命家遵纪守法、依法办事的感人事迹,让村民们在红色记忆中感受法治精神的传承。同时,针对村民们关心的土地流转、邻里纠纷、养老保障等实际问题,成员们结合《民法典》《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逐一耐心解答,提供实用的法律建议。
图为宣讲团成员为村民讲解红色法治故事
除了面对面交流,团队还通过发放宣传资料、举办小型法治知识问答等形式,向村民普及婚姻家庭、防诈骗等法律常识。他们用接地气的方言和生动的案例,将晦涩的法律条文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生活指南”,引导村民树立“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的法治意识。
图为宣讲团成员为村民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此次活动得到了老粮仓镇村民的热烈欢迎。一位年长的村民笑着说:“这些娃娃讲得实在!不光让我们知道了老辈人的法治故事,还帮我们搞懂了自家宅基地的法律问题,真是太实用了!”
红色法治宣讲团的成员们表示,老粮仓镇的走访经历让他们深刻体会到乡村对法治服务的迫切需求,也更加明确了青年法学学子的责任使命。未来,团队将继续挖掘红色法治资源,创新普法形式,让法治阳光照亮乡村角落,为乡村振兴筑牢法治根基。(通讯员:吴家华、廖峥)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