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蔡雨萱、廖珺婕、黄冰冰、官姝怡、陈思鹭
7月21日、23日,三明学院文化传播学院三基色绘清风照“福”行社会实践团赴泰宁县开展廉洁主题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实地研学,让青年学子深刻领悟廉洁精神。
走进岭下村,体悟初心使命
实践团首站来到新桥乡岭下村,在游击队员黄炳茂家中,队员们静静聆听“一杯米酒”的故事,感受习近平总书记对老区人民的殷切关怀。随后,队员们走入岭下廉洁示范基地,这里不仅是泰宁廉洁文化的重要展示窗口,更是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廉洁精神的重要阵地。在“三个不要忘记”主题馆,队员们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中感悟初心;在家风家训堂,“清白做人、干净做事”的箴言直击心灵,让大家深刻读懂“以人民为中心”的廉洁内涵。
寻少共遗址,传承青春廉志
走进大田乡的少共国际师遗迹,这里不仅留存着青年战士们浴血奋战的革命印记,更镌刻着烽火岁月里的廉洁箴言。实践队员了解到,中国工农红军少共国际师由中央苏区少年先锋队组建,战士们大都才十四、五岁,正是懵懂青涩的年纪,却已是红军队伍中最年轻的战斗力量。这群“红小鬼”在泰宁留下诸多英勇事迹:他们带着稚气冲锋陷阵,却始终严守纪律,哪怕饥肠辘辘也绝不侵占群众分毫;在战斗中成长、在战火中淬炼、在砥砺中坚强、在苦难中奋进,这份少年锐气里,始终透着不染尘埃的廉洁底色。这些穿越时空的红色记忆,如明灯般照亮队员的内心,成为涵养廉洁品格的生动课堂。队员们在史料与遗迹中,感受着革命先辈用青春书写的廉洁篇章,更坚定了以青春之力传承廉洁精神的决心。
访红军旧址,重温廉洁岁月
踏入泰宁红军街,青石板路上仿佛还回响着当年红军的脚步声。在红军总部旧址,简朴的陈设诉说着艰苦岁月里的廉洁坚守——红军战士在艰难环境中依旧恪守“不贪群众一物”的准则,让队员们深切体会到“廉洁是革命胜利的基石”。驻足在红军标语墙前,“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卖国的国民党”“红军万岁”等字迹虽历经风雨却愈发清晰,这是红军对群众的庄严承诺,也记录了百姓对革命的拥护。在非遗博览苑,实践队员体验棕编制作等非遗技艺,通过亲身参与,实践团对“敬业、诚信、奉献”的廉洁文化内涵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与领悟。
实践团成员官姝怡说:“从‘一杯米酒’的温度到廉洁示范基地的深度,从少共国际师的青春热血到红军街的历史印记,我们读懂了廉洁的深刻内涵。作为青年学子,我们要把今日实践之所见、所学、所感化作明日之‘廉’动力,让廉洁蔚然成风。”
此次实践活动,是深化廉洁文化教育、重温先辈廉洁风骨的一次生动实践。未来,三明学院文化传播学院师生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把廉洁精神融入课堂、落到行动,让廉洁文化在代代相传中焕发持久生命力。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