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科技学院学子:多元调研拓视野,青春担当践初心
发布时间:2025-08-26 17:15 文章来源:网络  阅读量:18534   会员投稿
当前位置:一线聚焦 >> 资讯

(通讯员 谭天宇 朱汶颖)6月29日至7月12日,湛江科技学院育青知行实践团赴肇庆端州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以“产业发展探前沿”“非遗匠心寻传承”“红色根脉强信念”为三大主线,深入企业车间、非遗工坊、历史遗迹开展调研,探索地方发展路径。

聚焦产业前沿 解码发展动能

实践首站,实践团深入肇庆端州双龙工业园。在广东德力星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实践团成员走进智能化生产车间,观摩精密设备运作流程,与技术骨干交流企业核心技术攻坚及智能生产体系构建举措。该公司负责人介绍:“这台精密加工设备的核心技术攻克耗时5年,智能生产体系误差可控制在0.01毫米内,但技术与管理兼备的人才短缺、系统升级试错期技术团队支撑不足,制约了设备效能发挥。”在肇庆市京盛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实践团围绕企业运营模式、市场拓展战略及园区政策赋能机制座谈,记录厂房基础设施配置、销售群体分布情况。该公司招商经理表示:“双龙工业园依托‘政策+区位’优势吸引企业入驻,但高新技术人才短缺、研发团队不足导致企业留存难,成为招商引资关键瓶颈。”

湛江科技学院学子:多元调研拓视野,青春担当践初心

图为广东德力星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负责人讲解精密设备操作方式。徐力 供图

调研数据显示,园区具备政府政策支持、交通便利、土地成本低等优势,同时存在高新技术人才短缺、企业技术资源共享不足等问题。实践团结合专业知识与企业反馈,梳理形成含12条建议的调研报告,涵盖校企联合课程、技术共享平台搭建、人才驿站优化等内容,提交至当地部门及园区管委会,为区域经济发展规律研究提供一手资料。

探寻非遗文脉 传承匠心薪火

实践团来到程良端砚文化艺术馆,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端砚制作技艺的传承基地,这里也是青少年研学端砚的实践平台。“做端砚,先学会看石。”非遗传承人程振良从事端砚制作四十余载,向成员们详细讲解了端砚从采石选料、设计构图到雕刻打磨的全流程工艺。

湛江科技学院学子:多元调研拓视野,青春担当践初心

图为非遗传承人程振良打磨端砚。徐力 供图

实践团成员围在工作台前体验拓印,程振良手把手教他们扎拓包、研墨条:“拓印讲究‘匀力’,就像传承,急不得。”成员们看着墨色在宣纸上晕开,砚石的纹理渐次清晰,而一旁的展示区里,从小学到研究生的研学作品整齐排列——这里作为肇庆学院、广州大学等多所高校的实践基地,早已把“让年轻人懂砚”当成新使命。此外,实践团在走访程良端砚文化艺术馆时拍摄的端砚非遗宣传视频获肇庆当地媒体推广,被程良端砚文化艺术馆收藏作为研学资料,中国制砚艺术大师、程氏第十四代传承人程振良称赞“年轻人用镜头让老手艺被更多人看见”。

追溯红色根脉 赓续精神谱系

结合“青年大学习”拍摄视角,实践团围绕红色文化主题展开调研,踏访高要学宫、丽谯楼、肇庆宋城墙等承载厚重历史的红色地标。高要学宫内,管理员阿姨指着展柜里的革命文物:“这些老照片、旧书信,都是当年青年学生投身革命的见证。那会儿他们也就二十出头,和你们差不多大,凭着一股信念,在这学宫里秘密开会。”实践团成员举着相机拍摄,听着这些带着温度的讲述,镜头里的历史地标仿佛活了过来。

湛江科技学院学子:多元调研拓视野,青春担当践初心

图为育青知行实践团成员参观高要学宫。徐力 供图

团端州区委书记黄晓宇在睦岗街道团工委与湛江科技学院育青知行实践团结对项目成果大会上点赞:“从车间里的技术建议到砚台上的传承对话,再到城墙下的红色讲述,这群年轻人用多面手的担当,让青春力量真正扎根基层。”书记的称赞,让成员们对这次三下乡活动有了更深刻的收获感知,更期待在后续成果转化中继续为基层发展出力。

湛江科技学院学子:多元调研拓视野,青春担当践初心

图为团端州区委书记黄晓宇与育青知行实践团合影。徐力 供图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一线聚焦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邮箱:jokerdeyouxiang@sina.com

免责声明: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观点,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16- 一线聚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