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教师:刘然 刘天琳 张文婕 王鸽 周广大 李若怡
团队成员:樊志宏 亓震 朱雅琳 周映希 马冲 安星烨 王明森 王凯璇 吕明昊 马煜宸
习近平总书记在《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中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 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 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 重中之重。”山东农业大学秉持“学用结合、学以实为贵,育人 为本、学术至上”办学理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强农兴农为己 任,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组织开展 2025 年暑期 “ 三下乡”社会 实践活动,在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贡献山农力量。2025 年 7 月,资源与环境学院积极落实组建 “科技希望种子” 团队, 于 7 月 23 日至 25 日赴泰安市宁阳县伏山镇,围绕农业知识科普、 生产实践体验、产业调研分析、科技推广应用等开展实践活动, 为当地农业高质量发展与乡村全面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农业知识科普宣传:知识下乡,播撒 “科技兴农”种子
乡村联络员周映希、王凯璇组建宣传小组,深入伏山镇各村, 以“接地气、见实效”为原则开展科普活动。精心编制涵盖蔬菜 种植技巧、病虫害防治、科学施肥等内容的农业科普手册,通过 田间地头分发、村委会集中讲解等方式,将实用知识送到村民手 中。同时,举办“大棚里的小课堂”小型讲座,用案例讲解大棚 蔬菜管理要点,现场解答“番茄裂果咋预防”“黄瓜徒长怎么办” 等常见问题。活动中,团队与村民合影留念,让“科学种田”的 理念随手册一同扎根乡村。
农业生产实践体验:躬身劳作,感悟 “耕耘收获”真谛
团队走进伏山镇设施蔬菜片区,与工人一同深入田间和大棚 参与劳作。在蔬菜大棚内,近距离观察作物生长状态,掌握大棚 温湿度调控、光照管理等实操技能。劳作间隙,与工人交流种植 心得,记录 “如何根据节气调整大棚通风时间”等本土化经验, 深刻体会农业生产的科学性与精细性。实践中,团队用镜头记录 劳作场景与村民沟通瞬间,让“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融入青春 成长。
农业产业调研分析:深入调研,探寻 “产业升级”路径
为摸清伏山镇农业发展脉络,团队开展全方位调研。设计涵 盖种植规模、品种选择、销售渠道等内容的线上调查问卷,结合 线下走访种植大户、合作社负责人,收集当地农业产业现状、特 色优势及痛点问题。重点关注设施蔬菜、特色杂粮等产业,分析 “小农户分散经营与大市场衔接不畅”“品牌影响力不足”等难 题,运用专业知识提出“抱团发展合作社”“拓展电商销售”等 建议,形成调研分析报告,为当地产业规划提供参考。
在走访调研过程中,实践团队有幸进入到当地知名乡村企业 宁阳全兴种业有限公司进行参观学习,乡村企业王涛经理表示: “欢迎广大农大学子前来交流学习,乡村振兴的推进与企业的蓬 勃发展,既离不开校企协同合作的深度融合,更需国家政策的坚 实支撑。在乡村发展的进程中,经济发展是筑牢根基的关键一环, 我们要以更紧密的合作交流为纽带,激活乡村内生动力,推动产 业提质增效,让村镇经济在科技赋能与协同发展中迈向新台阶,
这既契合国家关于‘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首要任务’的战略要求, 也彰显了校地企三方共促乡村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担当。 ”
实践过程中, “科技希望种子” 团队负责人樊志宏和亓震 坚定表示:“山农学子必将以行动深刻践行 ‘把论文写在田野上, 把科技种进土地里’ 的信念。在伏山镇开展的知识科普、躬身实 践、调研献策、科技推广等每一项工作,都鲜明彰显着资环学子 服务 ‘ 三农’ 的赤诚初心。 ”
此次实践活动,是山东农业大学 “实践育人” 理念的鲜活 实践。 团队将专业知识与乡村发展需求深度融合,让 “科技希 望种子” 在泰安乡村的沃土中扎根生长、蓄力萌发。展望未来, 团队将持续追踪当地农业发展动态,不断深化校企协同合作,为 泰安乡村振兴注入更多 “ 山农智慧”,让青春在投身乡村振兴 的征程中绚丽绽放,结出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丰硕成果。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