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E编码”到“清洁标签”,中国食品标准加速与国际接轨
发布时间:2025-10-14 13:57 文章来源:网络  阅读量:13225   会员投稿
当前位置:一线聚焦 >> 资讯

摘要: “清洁标签”理念源于欧美,其核心原则之一就是“禁止E编码添加剂的使用”。如今,这一理念在中国市场迅速落地生根,并结合本土监管要求,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认证体系,标志着中国食品标准正加速与国际主流趋势接轨。

E编码,作为欧盟为食品添加剂设计的标准化编号系统,曾是国际化食品的通用语言。然而,“清洁标签”运动倡导摒弃这些难懂的编码,转而使用消费者更熟悉的天然成分名称。这一理念如今已深刻影响中国市场。

CTI华测检测和方圆标志认证集团等本土权威机构建立的“清洁标签”认证体系,其严格程度不输于国际标准。例如,华测的五星级认证要求“严格的零添加”,需要对原料和成品进行极其严格的管控。与此同时,中国企业的供应链也已具备满足国际高标准的能力,如伊品生物的玉米酱粉,就同时满足了美国FDA和英国BRC的要求,成为其国际竞争力的明证。

这种“内外兼修”的标准对接,使得像白象水饺这样的产品,既能赢得国内消费者的信任,也具备了走向国际市场的品质底气。展望未来,在“清洁标签”这一通用语言下,中国食品产业将更深入地参与全球竞争与分工。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一线聚焦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邮箱:jokerdeyouxiang@sina.com

免责声明: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观点,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16- 一线聚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