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初遇走到重逢:用两次奔赴书写支教深情——封雅萱4374公里往返路背后的教育坚守
发布时间:2025-09-11 09:28 文章来源:网络  阅读量:6407   会员投稿
当前位置:一线聚焦 >> 资讯

“如果思念有方向,那一定是从泰山指向天山。”一年零七个月,从初遇到重逢,封雅萱用两次跨越4374公里的奔赴,在鲁喀大地上写下了一段关于教育坚守的动人故事。初遇时,她是泰山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的大三实习生;再重逢,她是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准研究生。身份在变,那份对新疆教育的热忱与坚守始终未改。两次奔赴的轨迹里,没有起点与终点的界限,只有“再去一次”的执着。

从初遇走到重逢:用两次奔赴书写支教深情——封雅萱4374公里往返路背后的教育坚守

(图为封雅萱第二次到达新疆喀什)

第一次启程:把哭声折进行李箱

初次踏上新疆喀什岳普湖县这片土地时,封雅萱还是个怀揣热忱与憧憬的支教实习生。从2023年9月到2024年1月,短短不到半年的支教时光,却在她心中刻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初到新疆,时差、气候、饮食差异等难题接踵而至,加上学生数量多、教师资源缺口大,封雅萱承担着多班级、多学科的教学任务,周课时最多可达三十节。更棘手的是,作为英语教师,她面对的是一群连26个字母都不认识的三年级学生。但封雅萱没有退缩,课堂上,她耐心讲解、反复示范;课后,她为学生们量身定制学习计划,逐个辅导。她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孩子们成长路上的陪伴者,陪着他们做游戏,用爱与关怀,在孩子们心中种下希望的种子。

从初遇走到重逢:用两次奔赴书写支教深情——封雅萱4374公里往返路背后的教育坚守

(图为封雅萱初次支教时英语课上的认真讲解)

返程:把哭声酿成回声

离别时刻,孩子们锁住教室门,抱着她哭喊“老师别走”。她含泪为每个孩子写下明信片:“我从你们身上得到的,比我给予的更多。”这一刻,教育的双向奔赴凝成永恒。

从初遇走到重逢:用两次奔赴书写支教深情——封雅萱4374公里往返路背后的教育坚守

(图为封雅萱初次支教结束与孩子们分别)

回到山东,岳普湖的记忆从未褪色。2023年的支教经历,让她与岳普湖的孩子们结下了深厚情谊。回到山东后,新疆孩子们纯真的笑脸、对知识的渴望,始终萦绕在封雅萱心头。“我放心不下那里的孩子,我想看看他们如今的模样。”

第二次启程:把哭声换成掌声

2025年初,封雅萱以优异成绩考取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研究生。当大家以为她将专注学业时,她却毅然报名参与“泰山师韵·鲁喀烛光”志愿支教团,重返岳普湖。谈及重返的缘由,“离开时孩子们的阵阵哭声和那一句句老师别走在我心里记了一年半。”她的话语朴素而真挚。怀着这份牵挂,封雅萱随社会实践支教团再次踏上岳普湖的土地。这片承载着她往昔支教回忆的热土,此刻正迎来她与团队成员们全新的教育实践。

从初遇走到重逢:用两次奔赴书写支教深情——封雅萱4374公里往返路背后的教育坚守

(图为封雅萱的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录取通知书)

作为团队里唯一有援疆经验的“前辈”,封雅萱毫不犹豫地主动扛起“传帮带”的责任。初到岳普湖,面对陌生的环境,团队里的新成员们难免有些不知所措,封雅萱便迅速带着新伙伴们熟悉当地风俗,向学弟学妹们传授经验。在她的带动下,团队成员每个人都干劲十足。封雅萱看着团队里一张张年轻而充满朝气的脸庞,仿佛看到了当年初来乍到的自己。她深知,这种经验的传承、精神的接力,就像教育的火种,在岳普湖这片土地上不断传递、燃烧,照亮更多孩子前行的道路。

看到熟悉的老师归来,孩子们难掩兴奋,眼中闪烁着惊喜与好奇。他们围在封雅萱身边,叽叽喳喳地诉说着这一年多的变化,分享着生活里的小成就与小期待,盼着能继续在她的课堂里,听远方的故事,学未知的知识,触碰更辽阔的天地。

再次站在岳普湖的课堂上,封雅萱怀揣着比以往更饱满的热情。她带领孩子们深情吟诵《望岳》,以生动的语言、细腻的情感,为孩子们细致讲解“齐鲁青未了”所描绘的壮阔景象,让孩子们仿若身临其境,感受到泰山的雄伟磅礴;并向孩子们展示泰山的旖旎美景,从如梦似幻的玉皇顶云海,到陡峭险峻的十八盘,每一张图片都如同一把钥匙,打开孩子们对外面世界的想象之门。不仅如此,她还带来了泰安小朋友亲手绘制的祝福明信片,这些明信片承载着泰安孩子们的真挚情谊,让两地孩子得以通过明信片“隔空对话”,在交流中增进彼此的了解与友谊。除此之外,封雅萱充分利用自己在心理学专业所学,在课堂上开设了别开生面的心理小讲堂。她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为孩子们讲解心理健康知识,引导他们如何应对学习与生活中的小烦恼,帮助孩子们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课堂上,孩子们踊跃参与互动,积极分享自己的想法,封雅萱耐心倾听,给予他们温暖的回应与鼓励,让孩子们在关爱与引导中健康成长。

从初遇走到重逢:用两次奔赴书写支教深情——封雅萱4374公里往返路背后的教育坚守

(图中左上为封雅萱向孩子们展示泰山的人文景观、右上为封雅萱带领孩子们吟诵《望岳》、左下为封雅萱向孩子们分享泰安小朋友亲手绘制的祝福明信片、右下为封雅萱带领孩子们绘画)

回声:一个人到一群人的接力棒

封雅萱的两次奔赴,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的生动写照。在鲁喀支教的路上,从来不是一个人的独行,而是一群人的接力。她的故事,恰是泰山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援疆育人”品牌的生动缩影:一批又一批教师教育学院学子,带着学院“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誓言,在4374公里的跨度上编织出温暖的教育网络。他们把学院的教学理念、育人方法融入边疆课堂,让优质教育资源跨越山海,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这种跨越千里的教育接力,早已超越了单纯的知识传递。它是用青春搭建的桥梁,让鲁喀两地的文化在交融中共鸣;更是学院学子以行动践行“民族一家亲”的生动注脚。这份跨越山海的教育情怀,正在鲁喀大地上不断传承,成为连接两地最温暖的纽带,照亮边疆教育的前行之路。

从初遇走到重逢:用两次奔赴书写支教深情——封雅萱4374公里往返路背后的教育坚守

(图为泰山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援疆志愿者合影留念)

个人简介

姓名:封雅萱

政治面貌:预备党员

班级:2021级应用心理学公费本科一班

学生干部任职经历:体育部干事、体育委员、学习委员

所获荣誉:国家励志奖学金、新疆喀什岳普湖县第一小学优秀实习老师称号、泰山学院二等奖学金、三等奖学金、泰山学院创新创业大赛校级、省级立项、泰山学院“优秀宿舍长”称号、“优秀学生”称号、“优秀运动员”称号、“优秀志愿者”称号、“优秀学生干部”称号等多项荣誉

考研情况:西北师范大学-应用心理-犯罪与司法心理学-全日制

作者:李朝阳、褚嘉祺、张斓琼

指导老师:任庆芳、张蕊、李朝阳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一线聚焦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邮箱:jokerdeyouxiang@sina.com

免责声明: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观点,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16- 一线聚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