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部署,充分发挥高校在服务国家战略中的智力与人才优势,6月24日至7月6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窦”志昂扬实践团赴北京市窦店镇大高舍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以党建引领为根本遵循,创新构建“校村企”三方联动机制,聚焦“党建引领、文化铸魂、产业筑基、生态塑形、教育赋能”五大维度,为大高舍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
党建引领强根基 红色基因永赓续
作为乡村振兴的“定盘星”,实践团将强化政治引领、传承红色血脉作为核心任务。以建党104周年为契机开展系列党建活动,团队结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七一”建党节、“七七”全民族抗战爆发纪念日及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5周年等重要节点,打造“行走的思政课”专题课程。实践团成员担任主讲,依托“四史”学习制作图文课件,通过10余个真实历史案例、26张珍贵影像资料及互动问答,向村民与党员生动解读党的历史与政策,推动爱党爱国情怀内化于心。
此外,实践团分2组走访12位老党员,记录其艰苦奋斗的“口述历史”,让青年学子在跨时空对话中感悟信仰力量;牵头组织“党群同心绘振兴”主题创作活动,提供绘画物料指导村民围绕党旗、丰收田野等元素集体创作,以群众性宣传教育凝聚党群共谋振兴的合力。
教育赋能育新苗 五育并举润童心
针对村内儿童成长需求,实践团设计并执行全流程教育实践。在“红色传承,趣味运动会”中,设置“红军运粮”“穿越封锁线”“重走长征路拼图赛”“支援前线”4个特色项目,让孩子们在团队协作中体验革命艰辛、锤炼意志品质,增强集体荣誉感与爱国情怀。
实践团还同步推进美育与安全教育,开设创意绘画课堂鼓励儿童表达对未来的憧憬;设计防欺凌专题课程,通过6个情景模拟游戏、10个典型案例传授自我保护技巧,发放《防欺凌指南》;邀请手语团成员开展《萱草花》手语教学,编制学习手册。同时,教唱《歌唱祖国》等6首经典红歌,结合歌曲历史故事帮助孩子理解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银龄关怀暖人心 多方联动护安康
聚焦乡村养老服务需求,实践团联动多方资源开展“银龄关怀”活动。联合当地交警大队举办交通安全专题讲座,民警以真实事故案例、方言俗语讲解交通规则、电动车安全驾驶及夜间出行防护,现场发放反光手环与定制安全手册,强化老人安全意识。
在健康服务方面,实践团邀请乡卫生院医师团队开展健康讲座,以“夏季养生”为主题普及中医“治未病”理念,手把手教授穴位按摩技巧,推荐“三伏天”饮食清单,针对高血压、关节炎等常见病提供预防建议;组织八段锦教学,提供免费血压血糖检测,让健康关怀落到实处。针对数字鸿沟问题,团队开设一对一智能手机培训课,帮助老人掌握微信视频通话、在线挂号等12项实用功能,建立“青年助老”微信群形成长效辅导机制,活动后仍通过电话耐心解答老人咨询。
文化传承焕活力 匠心守护乡土魂
为激活乡村文化活力,实践团深入挖掘保护乡土文化资源:专程拜访村内书法老师,组织文化交流活动,成员在书斋观摩挥毫、聆听书法之道并亲身体验,感受中华书法艺术的文化价值与乡村文化底蕴;开设传统文化体验课程,系统介绍京剧脸谱历史渊源,指导儿童创作脸谱并建立作品展示墙,让孩子们零距离触摸国粹艺术;全面参与2025年“爱窦杯”合唱大赛后勤保障,从物资统筹、场地布置到赛中秩序维护、应急响应,以专业服务支撑地区文化盛事,深化校地情感联结。
红色研学砺初心 精神力量助振兴
为深化党性教育,实践团组织45名村民与儿童赴张坊胜天渠纪念馆开展红色研学。团队专业成员担任讲解员,结合馆内200余张历史照片、30余件实物展品及复原场景,讲述当地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开凿“人工天河”的奋斗历程。在党旗前,实践团组织“胜天渠精神”研讨会,收集28篇心得体会,形成1份调研报告,明确艰苦奋斗精神与脱贫攻坚精神、伟大建党精神的一脉相承,为乡村振兴凝聚精神动力。
此次实践中,“窦”志昂扬实践团累计开展活动24项,服务村民200余人次,建立长效机制3项,形成调研报告2份,制作文化作品68件。未来,实践团将持续完善“校村企”联动机制,深化五大维度实践内容,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让青春在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通讯员钟婕 王江帆)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新闻